- ·上一篇文章:“人民”二字在中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 ·下一篇文章:风光智跑全球首站江苏常熟站-用跑步丈量湖光山色
“她眼中的40年”沙龙:女学者再谈“玻璃天花板”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高凯)4日,妇女节前夕,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举办“她眼中的40年”文化沙龙。
沙龙邀请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祝文燕,全球和平妇女中国办公室总干事赵玲,知名作家、《零度诱惑》作者汪明明,知名作家、影评人作者刘翔等出席。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祝文燕 高凯 摄会上,于丹从个人经验出发,谈论了大时代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对她而言,改革开放四十年,八十年代是她的天空,九十年代则是她的大地。八十年代给予了一代人充足的思想燃料,她自己的精神基因也是在八十年代养成的。九十年代则是一个勇敢务实的时代,对她来讲恰好也是一个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时代。
于丹指出,“当前我们虽然处于一个物质繁荣的时代,但男性中心的影响犹在,其中隐隐存在的‘玻璃天花板’,仍然会让女性有迷惑、挣扎和撕裂,这仍是女性解放亟待克服的最大问题。”
对此,于丹教授呼吁社会继续推进观念的解放,她认为,“观念决定行为,观念决定态度,观念是真正的标准,在今天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念,所以,时代在往前走,而观念需要理清”。
祝文燕在发言中围绕“改革开放40年,女性承载辉煌”主题,讲到高考、城市化、互联网的发展对妇女解放的作用,使妇女从底层向高层,从边缘向中心,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的一个解放过程。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 高凯 摄她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造成当代女性面临的新的困境和新的挑战的原因。最后,她指出妇女解放应该是全社会一起努力,来深化教育,推进城市化,运用互联网的力量不断去追求卓越。
对于“玻璃天花板”,这位知名女性学者表示,合力来冲破无形的玻璃天花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共同焕发出女性更大的力量。
赵玲总干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了基层女性在非常有限的资源环境下,仍然坚持为弱势群体服务,努力弥补政策上暂时覆盖不到的地方,她们为社会的发展,历史进步做了很大的贡献。她也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基层的女性、底层的孩子们,能够为她们发出一点微弱的声音,社会能够为她们在生活上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家汪明明结合自己写作小说《零度诱惑》时对于女性的思考,对景观时代的女性生活进行了深入解剖。她认为,当前的景观社会,看上去非常眩目迷离,实则非常冷酷现实。它的核心价值是经济利益,身处其中的女性往往很容易丧失自身价值,沦为资本的附庸。她认为,现代女性在形式上是进步了,但在某些方面,包括思维和观念,现代女性同样也存在退步的危险。究其根底,是因为置身景观社会中的现代女性,正在渐渐依附于男性的力量来获得成功,忽略了自身秉具的创造力和潜能。她呼吁社会对于这样一种可能发生的退步保持警惕。
当日沙龙由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教授主持。(完)